k
战“疫”砺初心 西电学子在抗击疫情中贡献力量
2021-08-18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尹沛琛)7月21日,江苏省新增确诊11例;7月23日,全国新增确诊40例;截至8月初,南京本土疫情已外溢多地,北京、上海、河南、湖南等地相继拉响警报,疫情态势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当代大学生,西电学子积极响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召,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身影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医院、社区、街道以及乡村中,共同捍卫来之不易的稳定环境。

“虽然身处东北小城,也没有确诊病例,但是我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在抗击新冠疫情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竹园3号书院2020级学生赵起璇作为志愿者积极配合社区工作。入户走访,在一幢幢钢筋混凝土楼房中留下青春的脚印、用最朴实的方法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信息录入,将一本本原始信息输入管理系统,构建智慧互联的综合防控体系。“在走访过程中,也会遇到不支持不理解的群众”,赵起璇在讲工作难点时说道,有一户多次以登记过了、家中无人等为由拒绝登记疫苗接种信息,最终在社区工作者细致的政策讲解和耐心的电话交流后工作才取得了进展。“社区是个大家庭,我们做社区工作应该要包容、耐心、讲智慧,因户制宜,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让社区居民幸福、健康地生活在防疫长城的保障内,是我们工作的永恒追求。”

竹园3号书院2020级学生张运泽,作为一名团委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疫”无反顾走出家门,以热心、耐心、责任心积极投身家乡疫情防控工作:认真登记进出小区人员身份及车辆信息,引导外来居民出示健康码,提醒居民佩戴口罩,协助完成消杀工作。“同行的志愿者在烈日下一站便是半天,任汗水浸湿都毫无怨言,我们一同用坚守筑牢社区防疫的基层防线”,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的志愿工作时,张运泽说道:“同一线抗疫的基层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相比,我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作为时代青年,愿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用行动和爱心传递全民抗疫的信心与希望,用执着和热情诠释西电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尽一份绵薄之力,加一份管控力度,减一份疫情隐患,安一份百姓民心。”

在南京疫情反弹之际,竹园3号书院2020级学生张一鸣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投身防疫志愿行列,配合当地卫计委完成属地防疫管控工作。他主动请缨,前往任务最重的一线疫苗接种点维持秩序、接受咨询、整理资料,工作内容异常繁重,但他却只字不提辛苦,而是感慨道,“在我录入隔离人员信息时,注意到部分资料的填写时间是在深夜十一点,这让我对奋战在一线的政府公务人员肃然起敬。也让我想起在西安上学期间的隔离经历,防疫人员将一切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对我的照顾细致入微,而那时的我却满心不快,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辛劳付出。而当我走在他们的路上才明白,一切成果都来之不易。强大的基层治理能力必然伴随着基层工作人员的海量付出,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医务和公务人员就是时代楷模,是最可爱的人,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

在饱受暴雨和疫情肆虐的豫州大地上,竹园3号书院2020级学生许雯俊一直在行动。“我的工作主要是在办公室录入信息,但当我看到医务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三十多度的室外工作,脱去防护服那被汗水浸泡而肿胀的双手,敬佩之情油然而起,也让我的工作更有动力。”在谈到为什么报名志愿者时,她淡淡的说到:“也没什么初衷,今年我们县因暴雨作为泄洪点有很多村庄受损,又爆发严重的疫情,看到家乡这样心里挺难过的,一直想做些什么。看到有招志愿者的消息,就毫不犹豫的报名了。”朴素的话语无不表露了西电学子的初心使命,彰显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饱含了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

“我回家后不久,便在网上看到了政府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消息,于是赶紧报了名,想着虽不能去到一线,能为家乡的防疫出一份力,也是极好的。”竹园3号书院2020级团支书王金阁这样说到她的志愿工作:“我负责校正、梳理数据、打印表单等工作,虽然繁琐,但又是个细心活,容不得马虎,倒不失为一个锻炼耐心的好机会。”在工作中王金阁发现,在很多填报的表头中,描述不够清晰,会让人理解错误导致返工。通过她的建议,在这些描述性表头中插入详细的注释来说明,指令清晰,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随着疫情的外溢,作为小商品之都的义务,人员流动极快,防疫工作也变得迫在眉睫、重任在肩。通过线上报名,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学生徐罗帆参加了义乌稠江街道富港社区的防疫志愿者。“你好,这里是稠江街道疫情防控中心,为了疫情排查,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些情况…”徐罗帆所在的富港社区流动人口多为货车司机,所以工作的重点在于电话排查。一整天与陌生人的沟通下来,徐罗帆深感防疫工作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专业度,才能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虽然工作繁琐,但在电话排查中许多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他们对防疫工作的支持以及对国家的关切深深打动着我,让我相信团结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必将战胜疫情,迎来转机!”

“您好大娘,您可以在微信上直接看到疫苗接种结果,您看,您的健康码现在也变成金色的了,这就说明您已经完成了两针疫苗的接种了。”这是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王晓琪参加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的第10天。她每个工作日都在医院检查点帮助医院的工作人员核查出入健康码,行程码,登记相关信息。如遇到疫苗接种日,她还会向手机使用不熟练的老年人细心讲解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引导他们去往合适的窗口,帮助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提高了疫苗接种的效率。谈到参与防疫工作的感悟,她表示:“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就应该勇于担当,有责任和义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她同时表示,参与防疫志愿工作,不仅仅丰富了自己的暑期生活,为他人服务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滋养。王晓琪的工作同时也得到了医院工作人员的认可:“大学生年纪轻、记性好、精力足,学习能力也强,实实在在为社区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美丽的滨海港城烟台,随着一例例确诊,升级成为中风险城市。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18级学生娄晨,看着这座生养他的城市被病毒肆虐,毅然加入防疫志愿队伍,在全城戒严全面展开六轮核酸检测的紧张节奏下,穿着不到五分钟就会全身湿透的防护服,连续两周工作到后半夜,顾不上吃饭顾不得休息。说到这些时,娄晨却表示,“我的工作不值一提,与我搭档的护士,每天要接种七百多剂疫苗,结束工作后手臂都抬不起来。我相信在党的全面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稳定态势,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抗疫的胜利。”

上图为志愿者娄晨佩戴医用手套的双手被汗水浸湿

铄石流金的八月,西电学子不辞辛劳的努力、不计得失的付出,为抗疫工作争取了时间,充分凸显出青年们“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用青年担当奏响青春凯歌,用志愿精神谱写时代华章,西电学子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张张微笑的脸庞、一句句耐心的解答,定格在了这个夏天一幅幅最美的画面。


校内校外 更多
1. 芯力量|校领导参与微电子学院“芯语”活动
2. 西电学子获两项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西北赛区一等奖
3. 精彩组图|西电第四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
4. 西电多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5. 【中国教育报】面对ChatGPT 高等教育需要守正创新
6. 陕西省空间超限探测重点实验室举办学科交叉融合前沿论坛第六讲
7. 西电李晖教授团队获2022年“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8. 杭研院与奥普家居共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联合研发中心
精华推荐
芯力量|校领导参与微电子学院“芯语”活动
4月28日下午,“芯语”第四期活动在南校区会议中心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级人才张进成教授对话青年,为青年学子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西电学子获两项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西北赛区一等奖
近日,2023年第九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普朗克计划”西北赛区比赛在西安举办。本届赛事由华为云主办,邀请华为资深专家技术团队评审,经过层层选拔
精彩组图|西电第四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
4月26日上午,阳光灿烂、旗帜轻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十三届运动会在南校区北田径场正式拉开序幕。哨声吹响、驰骋赛场,这是一场久违的迸发青春
西电多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4月1日,2021和2022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学校13项成果获得表彰,其中,一等奖6项(牵头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中国教育报】面对ChatGPT 高等教育需要守正创新
近日,ChatGPT的问世,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4月1日,《中国教育报》04版刊发学校郑晓静院士的文章——《面对ChatGPT 高等教育需要守正创新》
陕西省空间超限探测重点实验室举办学科交叉融合前沿论坛第六讲
3月29日下午,由空间超限探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学科交叉融合前沿论坛”第六讲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办。国家级人才、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
西电李晖教授团队获2022年“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月24日,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022学术年会暨理事会、“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小黑屋
 | 
小黑屋
 | 
小黑屋
 | 
 XdNi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3-2020 关于好网 陕ICP备17013206号-2
站务处理QQ: 2227964653
广告合作QQ: 121437498